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特征、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

韩飞1,2, 廖思月1

(1.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 西安 710062
2.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贵阳 550001)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在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涌现,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高素质劳动者为核心, 新型生产组织方式为基础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视创新、谋求长远、把握机遇的特征。新质生产力的这些特征使其能够满足推动生产高效运作的企业需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需求、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社会需求以及确保国家赢得主动权的政治需求。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机制由科技创新驱动力、政府支持推动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动力共同构成。在内外部动力基础上, 重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以政企协同为手段, 培育新兴未来产业;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坚持高质量发展, 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以期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及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政企协同, 社会需求

DOI: 10.48014/jce.20231219001

引用格式: 韩飞, 廖思月. 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特征、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J]. 中国经济研究, 2024, 3(1): 1-8.

文章类型: 研究性论文

收稿日期: 2023-12-19

接收日期: 2024-01-17

出版日期: 2024-03-28

0 引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理论来源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当前所出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产业创新、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代生产力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推动经济社会科技持续发展,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挑战。本文尝试对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推进策略,以期填补生产力理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特征

1.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在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涌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高素质劳动者为核心,新型生产组织方式为基础的新型生产力,具有重创新、谋长远、抓机遇的现实特征。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契合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的三大要素,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最大的区别体现这三大生产要素之间的结合与发展上。生产力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是生产力发展的早期阶段,劳动工具多为天然石器壳类、制作粗糙、使用简单,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物,生产多依靠人力;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开始逐步发展,劳动工具多为打磨炼制的手工农具,青铜制品被广泛使用,人们开始借助畜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对象主要是农田;工业社会时期,两次工业革命使劳动资料和生产方式发生质变,生产力实现突破式跨越,以机器化大生产为特征,人们开始借助蒸汽机、电动机等机械动力从事工业生产,劳动工具复杂多样,劳动效率显著提高,劳动对象主要是工业品;后工业社会时期,这一阶段信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人们广泛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科学技术被视为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水平进一步飞升,劳动工具主要各类科学知识与专利技术,劳动对象主要是知识产品和信息服务。而新质生产力在后工业化社会持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不仅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强调关键技术实现颠覆式突破、发展速度实现跨越式提升、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相统一,追求三大“新质”生产要素——高质量劳动者、高阶生产工具与资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结合。

1.2 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特征

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创新”“谋长远”“抓机遇”的现实特征(图1),能够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发挥重要价值。就生产效率而言,运营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高素质劳动者的引进与培养,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广泛使用,助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经济发展而言,三大生产要素的革新升级有利于孕育未来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保证经济的持续生命力;从社会角度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为人们提供更优的服务、更多的选择,提高生活质量与水平;从政治角度而言,综合国力的提升归根究底要靠国家经济发展来促动,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先一步占领经济高地的法宝,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武器。

图1 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特征

Fig.1 Realistic features of the new quality of productivity

(1)重创新,推动生产高效率运作的企业需要

创新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大背景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核。新时代下企业创新是广义的创新,是包含技术、品牌、文化、运营、管理、公关、营销等全要素的创新,新质生产力是重创新的生产力,强调通过全方位、持续性的创新实现企业生产高效率运作。当前,新兴技术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广泛使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实现高效率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能够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管理模式,优化生产流程,培养新型劳动者,提高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还能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最大限度规避人力、物力、财力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新质生产力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企业能够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精确控制和检测,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新质生产力还能帮助企业开发新市场,随着社会发展与消费理念转变,企业需要持续推出丰富多样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开拓新市场和新领域,新质生产力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2)谋长远,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我们摒弃了不计后果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短期经济总额的传统发展模式,转而以创新为动力,以提升人民幸福度、满意度为旨归,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成为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传统产业模式迫切需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必然。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它代表着长远的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等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挖掘高阶市场提供了条件,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面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和技术水平提升,传统产业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借助新质生产力,企业能够研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服务,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质生产力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引入环保技术、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提升产品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3)抓机遇,保障国家赢得主动权的政治需要

历史经验证明,成功把握科技革命机遇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具备强大的科学基础,而抓住发展时机崛起的世界强国通常在关键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4]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崛起、繁荣到壮大的伟大转型。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已成功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个百年目标,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国正致力于迈向更高质量、高效、公平、可持续、安全的发展道路。尽管如此,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在国际层面,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阻力,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崛起,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盛行,局部军事冲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从国内角度来看,我国地区和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关键领域和环节改革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紧迫,民生保障存在不足,社会治理亟待加强,尚不足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归根究底还在生产力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国家在政治领域的战略考量。身处大变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唯有提升以生产力为根基的综合国力,唯有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发展,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方能迎接机遇应对挑战,突破西方国家“卡脖子”问题,赢得发展主动权。

2 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动力机制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5]“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是“立足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理论认识的发展过程”[6]作为对企业高效率运作、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独特价值的新质生产力,探索其兴起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图2),是新质生产力研究的必要命题。

图2 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机制

Fig.2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new quality of productive forces

首先,是内部动力,即科技创新的驱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重要源泉,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为新质生产力创造了条件。其次,是外部动力,主要包括政策的推动力与市场的拉动力。政府层面,在党和国家理论引导下,相关政策的颁布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培育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催生出新的生产要素。市场层面,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产品与服务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要求,拉动了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如此,构成了新质生产力涌现的社会、政府和市场“三位一体”动力机制。

2.1 驱动力:科技创新奠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根基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题中之意,是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强大驱动力。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历经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四十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开启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人类步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航天技术、生物学等领域的重要突破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如今,德国学者乌尔里希·森德勒又提出了工业4.0概念,标志着人类正迎来以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历次工业革命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生产力三大要素的升维为标志,推动了生产力的大跨越以及社会的大发展。

在工业4.0时代,科技创新在诸多领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变革奠定了根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首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同时也为新产品的研发、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次,生产流程与资源配置的优化直接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使得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与生产资料的全程监控成为可能,辅之以新型管理手段和商业模式,赋能生产流程的高效、精准、可控以及生产资源的实时监控与优化调度。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新的产业、新的市场、新的商业模式也不断涌现。这些新产业、新市场、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又反过来刺激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2.2 推动力:政策支持优化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环境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表1)。

表1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Table 1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roductivity Theory in China

提出人

提出时间

主要理论

邓小平

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决定经济发展方向

江泽民

 

1994年

 

现代国际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竞争

1997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

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

胡锦涛

 

2012年

 

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习近平

2018年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2023年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根植于生产力理论,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与核心地位,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支持、鼓励、引导、保障科技进步,多措并举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深入洞察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

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反映了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规划,为产业经济提供发展环境,同时也要整合、重构资源提升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对环境变动的应对能力。[7]同样,党的理论指导下政策的支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优化了其发展的环境与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府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为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资金支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政府实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策,吸引和培育了一批高精尖人才,这些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内生力量。政府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涌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加强监管力度,沉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秩序。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与新时代下国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同向同行,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对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影响重大,相关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走向有重要推动作用。

2.3 拉动力:市场需求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拓展延伸

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指南针”,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与侧重点。当市场需求有所变化时,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也需随之调整。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有利于引导经济朝着更实用、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方向发展。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新需求的诞生要求传统产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是旧产业衰退和新产业萌芽的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升级拉动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也促使企业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在此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得以拓展延伸。市场需求的变化还会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性能与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产业面临重大挑战。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能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新质生产力得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拓展延伸。市场需求转变不仅促进了技术进步,还推动了社会变革。首先,拉动力体现在对新兴科技领域的促进上。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新的科技领域就会应运而生。例如,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提高,新能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样,随着医疗健康需求的提升,生物技术医疗科技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其次,拉动力也体现在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推动上。市场需求变化使传统产业需要不断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制造业需要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服务业则需要引入新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再者,拉动力还体现在对创新环境的营造上。市场需求变化使创新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共识。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总之,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不仅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和选择,促使新质生产力拓展延伸至更多领域。

3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3.1 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8]。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阶段,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要突破发展瓶颈,创新是关键,科技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3]教育、科技、人才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三重维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的基石,科技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引擎,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坚持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打造科技创新新优势,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教育方面,“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9]。加强科学、物理和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育,激发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鼓励高校设立更多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科研人才;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干中学习践行理论知识并掌握科技创新技能;鼓励国际交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结合民族特色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科技创新人才。在科技方面,要增加研发投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政府和企业应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创新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设施和环境,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共享资源,提高科研效率;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产业拓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人才方面,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创新团队,鼓励人才流动。建立薪资、晋升、津贴、福利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与倾斜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流入,减少本土人才流出,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重点关注和发展少数几个具有竞争优势的科学技术,设立创新团队和实验室,培养一批具备国际水平的一流团队,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的效益会外溢到中国科技发展的各领域;鼓励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流动,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跨界融合。

3.2 以政企协同为抓手,孕育新兴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有机结合的过程,只有把技术劳动力、普通劳动力、资金、设备、专利等各种资源以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式进行组合与搭配,才能形成具有突破意义的原始创新成果,实现生产力的爆发式飞跃和渐进式飞跃,进而对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主体的协同配合提出更高要求[10]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区块链等新兴未来产业,凭借其独特的科技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塑造未来的社会结构,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孵化地。在国际国内大环境背景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背景下,政企协同作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政府才能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与更符合市场的资源配置方案,引导教育朝着更实用的方向改革并培养更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企业才能更好地从宏观视角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的全球化竞争中取得优势,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政企协同有利于提高政策制定的有效性。政府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能更全面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提供必要支持,还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引领经济发展方向。其次,政企协同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资源,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有利于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使用率,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物质保障。再者,政企协同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政府与企业合作,有利于共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家国情怀的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政企协同还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开展国际合作。通过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通过强化市场监管力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投资新兴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加强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开展职业培训等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推动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组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建立产业联盟,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此外,政府既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新兴产业与国际接轨,又要引导国内企业走出国门,提高中国新兴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3.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高质量发展

人民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经济发展的旨归是人民,生产力作为经济要素其最终目的亦是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人民幸福。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把握市场动态,积极探索创新,才能保障经济发展方向不偏移、不错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消费者逐渐倾向于选择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绿色化的产品和服务,时代呼吁高质量发展模式,强调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重视经济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而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的必然要求。

首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实践证明只有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企业才能实现基业长青,因此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和产品开发策略,着眼于社会需求,与时俱进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政府也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来制定经济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与制度保障,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供良好的环境,辅助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在正确道路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高质量发展不仅包括产品的高质量,还包括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等方面,并培养引入与之匹配的科研人才、管理人才、计划人才等,不断革新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此外,高质量发展是协调的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进程中,还需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两对矛盾。企业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政府在鼓励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联动发展。

4 结语

科技进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生产力发展并非孤立,与政策制度、市场主体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研究应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深化对生产力发展的理解。新质生产力动力机制随社会环境变化而调整,我们应关注其动态变化过程及发展脉络,以便更好应对未来挑战。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融合与可持续性。未来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利用创造力,提升劳动者素质,激发创新精神,推动生产力发展。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期待更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参与此研究领域,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及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①]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韩飞576981965@qq.com
收稿日期:2023-12-19; 录用日期:2024-01-17; 发表日期:2024-03-28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领航人才培养项目教师个体传统性对中学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课题编号:LHRCTS23112);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西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22YJBZD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 人民日报, 2023-09-10(001).
[2]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23-09-09(001).
[3]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 2022-10- 26(001).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268.
[5] 毛泽东文集: 第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325.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9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89.
[7] 曾萍, 李明璇, 刘洋. 政府支持、企业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传导机制与情境调节[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6, 28(04): 31-38+137.
DOI:10.13581/j.cnki.rdm.2016.04.002
[8] 翟云.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N]. 光明日报, 2023-08-22(16).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4 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202.
[10] 王树祥, 孙建军, 袁芳. 内生创新、政府引导与中国制造业振兴: 影响效应与异质性[J]. 山东社会科学, 2022(09): 142-150.
DOI:10.14112/j.cnki.37-1053/c.2022.09.022

Reality Characteristics,Power Mechanism and Path Choic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HAN Fei1,2, LIAO Siyue1

(1. School of Teacher Develop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anxi Institut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Xi'an 710062,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New-quality productivity is a new type of productivity that emerges in the context of a new era, a new economy and a new industry, aiming a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high-quality workers at its core, and based on a new mode of production and organisation. The new productive forc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innovation, a long-term approach and a grasp of opportuniti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productive forces enable them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to promote efficient production, the economic need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social needs to meet the people􀆳s high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political needs to ensure that the country wins the initiative. The power mechanism of China􀆳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consists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government support and the pulling force of market demand.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iving forces, emphasis is placed on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core, cultivate emerging future industries by means of government-enterprise synergy, and adhering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guided by social deman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government- enterprise synergy, social demand

DOI: 10.48014/jce.20231219001

Citation: HAN Fei, LIAO Siyue. Reality characteristics, power mechanism and path choic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J].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y, 2024, 3(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