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编委
  姓名 职称 单位 邮箱
主编 展鹏 教授 山东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展鹏,山东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杰青、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骨干;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长期从事抗病毒及重大慢病药物研发,四个候选药物已转化企业(获临床批件2项,分别处于临床I期、II期)。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Chem Soc Rev、Adv Sci、J Med Chem、Acta Pharm Sin B、The Innovation、Elife、Drug Resist Updat、Med Res Rev、J Med Virol、Commun Chem等期刊,H指数为51;申请及授权专利30余项;主编中英文专著/教材4部,副主编及参编教材及专著10余部。担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山东省药学会药化专委会委员;J Med Chem、Acta Pharm Sin B、Pharmaceutical Fronts、药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药学进展等20余种期刊的编委或青年编委;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编辑、Pharmaceutical Science Advances科学编辑;客座主持专刊10余次。获中国药学会青年药物化学奖、国际抗病毒会议旅费奖等。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及“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入选全国药学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
副主编 杨锦飞 教授 康复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杨锦飞,康复大学智能靶向药物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山东省政协委员、新型口服制剂山东省工程中心副主任、青岛市政协委员信息员、青岛市高新区营商环境观察员。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人才工程。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博士后在美国普渡大学完成。主要从事多学科交叉方面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人工智能、药物化学、药理学和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兴趣主要为利用人工智能和药学技术开展靶向药物分子设计、合成,结合生物医学进行靶向药物分子活性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在内的各级项目10余项;目前在Angew. Chem. Int. Ed., Eur. J. Med. Chem.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5项已授权,2项已转化。并担任Healthcare and Rehabilitation副主编、Mini-Rev. Org. Chem.责任编辑、JCTH等SCI期刊编委,及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委会委员、山东省青医协药物药理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委会委员等职。
副主编 白仁仁 副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白仁仁,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浙江省药物化学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学科普传播专家;主要从事抗炎、抗皮肤病候选药物研发、AI药物发现,以及基于天然活性产物的结构修饰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参与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并主持浙江省教改项目一项;在J Med Chem、Ageing Res Rev、Med Res Rev、Eur J Med Chem、Drug Discov Toda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2023、2024年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国际期刊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BMC Medical Education编委。
主讲《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实验》、《类药性研究》、《药物临床前研究》等课程;主编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药物化学》;主译出版《药物研发基本原理》、《类药性:概念、结构设计与方法》、《早期药物开发:将候选药物推向临床》、《图解药理学》、《成功药物研发I》、《成功药物研发II》、《成功药物研发III》、《人工智能药物研发》、《药物靶点发现与确证》等10余部药学专著;《药物研发基本原理》获评中国引进版优秀图书奖。 
副主编 古双喜 教授 武汉工程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古双喜,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北省有关人才计划、武汉工程大学学科带头人。2012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化学、手性化学、药物合成工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武汉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湖北省科技厅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等项目10余项,还主持了多项企业新药研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Chin. Chem. Lett.、Current Opin. Pharmacol.、Eur. J. Med. Chem.、Bioorg. Chem.、Org. Lett.、Chin. J. Chem.、药学学报等刊发表论文70余篇。担任Mini-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Pharmaceutical Front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Green Synthesis & Catalysis、《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合成化学》等刊编委/青年编委。受邀担任湖北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科技领军人才促进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权威专家库高端专家及多个省市的项目评审专家,并担任多个中英文学术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客座编辑和审稿人,多次荣获优秀编委、优秀组稿人、优秀审稿人等荣誉。曾获首届湖北省化学化工青年创新奖,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2021-2023)等荣誉。
编委 刘洋汉 副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2009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2016年8月至2020年7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药学院做博士后,合作导师是Nouri Neamati教授,现任J. Med. Chem. 的副主编。2020年9月入职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已经在J. Med. Chem., Eur. J. Med. Chem. 上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先后获得五项国家级和省级基金项目资助。主要从事“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结构优化”的药物化学研究。以“基于生物靶点关键氨基酸的合理药物设计”为技术手段,设计合成了多种强效的SIRT5抑制剂。
编委 杜瑞坤 副教授 山东中医药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杜瑞坤,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微生物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抗病毒药物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等科研项目。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Acta Pharm Sin B、Sci Adv、Plos Pathog、J Virol、Antiviral Res等期刊;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主编/参编英文专著2部。
编委 贾海永 副教授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贾海永,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厅局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Bioorganic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论文11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美国专利1项。担任《中国医药工业杂志》青年编委,山东省青年医务者协会药物药理学分会委员,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等SCI期刊审稿人。
编委 刘明明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刘明明,博士,教授。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助理,安徽省优青。研究方向为抗炎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第一/通讯作者在包括J Med Chem、Br J Pharmacol等学科top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9项,PCT世界专利1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优青项目等科研项目,获安徽医科大学十佳教师荣誉称号。
编委 邓先清 教授 井冈山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邓先清,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杰青、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访问学者、井冈山大学“庐陵之星”、井冈山大学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的先导物发现、优化及创新药物研发,中药资源与中成药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现为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西省药学与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Front Chem 和Molecules客座编辑、聊城大学学报和井冈山大学学报编委、Bioorg Chem, Frontiers in Chemistry, Arch. Pharm., Molecules, J. Enzym. Inhib. Med. Chem., CNS. Neurol. Disord., Bioorg Med Chem Lett, Med Chem Res, Chemistry and Biodiversity等期刊同行评阅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多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参与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一作/通讯),其中SCI收录4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授权3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
编委 何兴瑞 讲师 杭州师范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何兴瑞,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讲师。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卫健委科研项目3项。从事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10余项。
编委 孔杜林 教授 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 点击发送邮件
孔杜林,博士,三级教授,海南省南海名家,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海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海南省首批“双百”人才团队核心成员,海南医科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现任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兼任海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南省化学与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药学会理事,海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Organic letters, Bioorganic Chemistry,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等国际权威杂志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3件,主编和参编教材和著作4部。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编委 邓旭 副教授 中南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邓旭,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于中药来源活性成分的创新药物研究。入选湖南省杰青、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项目骨干);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 Angew. Chem. Int. Ed., J. Med. Chem.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29篇,总被引1200余次(Google Scholar),H指数22;以主要发明人申请专利20余项(包括PCT专利1项),其中12项已获授权。邓旭博士还应邀担任Natural Products & Bioprospecting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湖南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以及Adv. Sci., Theranostics, J. Med. Chem.等20余种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人,并荣获2020年度德国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国际学术奖和2023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编委 高升华 副研究员 山东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高升华,山东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创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广谱抗冠状病毒候选药物研究以及通过表型筛选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虚拟筛选进行原创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等多项课题。近5年以(共)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 Sci.、J Med Chem、Acta Pharm Sin B、Eur J Med Chem、Expert Opin Ther Pat、J Org Chem、Org Process Res Dev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文章17篇;参编英文专著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件,授权7件;担任Acta Materia Medica、Pharmaceutical Fronts及中国医药工业杂志青年编委;获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及创新组铜奖、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博士后大赛铜奖等荣誉。
编委 沈庆坤 副教授 延边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沈庆坤,1989年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转化医学分会理事,吉林省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抗肿瘤靶向药物及天然药物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1项,图们江计划2项、校级教研项目2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160余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二区以上SCI论文22篇,其中J Med Chem、Eur J Med Chem等一区(Top期刊)12篇,获得授权专利8项,获得两个候选化合物,目前处于进入临床前研究。获得吉林省“长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高层次引进人才D类、青年图们江学者、青年图们江学者(人才引进)等。
编委 石晓伟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 点击发送邮件
石晓伟,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学》教学科研工作。河北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药分析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药物与卫生技术综合评估学会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设计和化学生物学。主持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8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共2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4项。在Food Chem、Anal Bioanal Chem、J Chromatogr A、中草药、药学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等国内外权威专业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参编《药物化学》教材2部,担任河北医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