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学30年来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苑津山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杭州 130024)

摘要: 科举学自1992年由刘海峰教授提出, 以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为开端, 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 科举学研究30年回顾应从其创立与发展历程两方面来探究。而后应对科举学研究成果在代表作、内容两个面向进行梳理。时至今日, 科举学的影响越来越大: 科举学研究规模越来越壮大、科举文化在当前社会蔚然成风、科举学研究影响从中国推向国际。 

关键词: 科举学, 30周年, 考试研究, 文化研究, 历史研究

DOI: 10.48014/tpcp.20220327003

引用格式: 苑津山.科举学30年来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2022,1(1):1-8.

文章类型: 研究性论文

收稿日期: 2022-03-27

接收日期: 2022-05-05

出版日期: 2022-06-28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科举制度是平民士子通过公平的竞争性考试,获取社会荣誉地位、国家品阶官位的一项制度。中国科举制度持续时间乃世界之最、波及之面乃世界最广,在我国由隋至清代长期存在,在韩国等亚洲国家有百余年的历史,也在西方影响了其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在中国的各个朝代、在世界的不同国家,受长期的历史修正与检验,科举制度深入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深切关涉着国家命运和社会脉动;深度绾合着受其影响的每一个人。千百年来,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批才智过人、勇担大任、主持国运的领导人才。概言之,其研究价值巨致连城,亟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究至上举业,通今世达用。

清末废科举前后,社会批判声音不断,将清王朝落后于他国的原因几乎都归罪于科举,表现出了过激盲目、集体无意识且非理性的种种行为。此后的一段时间国家教育选才、政治选官标准欠妥,社会处于混乱之中。改革开放后,“实事求是”的精神渗入社会各行各业,人们重新认识到科举的价值所在,对科举的研究日渐勃兴。正是在此背景下,专门研究科举的学术领域——“科举学”被提出了。

一、科举学研究30年回顾

现代以来,人们对研究对象较为复杂,价值比较重要的可称之为专学,目前耳熟能详的即有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研究《文选》的选学、研究朱熹的朱子学等等。专学与学科不同就在于,专学打破了单一学科的窠臼,不同学科出身的人从不同视角出发研究一个领域,有利于学问的发展。科举学正是一门专学,从科举学提出的三十年来,研究科举学的学科群体主要有历史学、教育学、文学和政治学。

(一)萌芽之端:科举学的创立

1992年,刘海峰先生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科举学”刍议》[1]一文,并在第四届全国教育考试科研讨论会上,应教育部考试中心首任主任杨学为研究员的邀请,做了《“科举学”刍议》的大会报告,标志着“科举学”的正式诞生。诚然,系统论述科举学靠一两篇文章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世纪之交之时,刘海峰先生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科举学”——21世纪的显学》《“科举学”的世纪回顾》《“科举学”:一个广阔而专门的研究领域》《科举术语与“科举学”的概念体系》《论“科举学”的广博性》《“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科举学”:求解科举研究的最大值》《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科举学”古今含义的演变》。这些文章使得“科举学”的专学概念体系得以完备,且获得了学术同行的呼应赞同。

(二)蓬勃之兴:科举学的发展

2005年是科举百年祭。同年,刘海峰教授的《科举学导论》出版,专著涵盖科举学引论、科举学综论、科举学史论、科举起源论、科举时代论、科举存废论、科举人物论、科举政治论、科举教育论、科举文学论、科举社会论、科举文化论、科场法规论、科举地理论、科举术语论、科举文献论、科举东渐论、科举西传论共十八章。同年,首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协办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委员会、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考试研究》编辑部、《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编辑部。来自中国及美、日、韩、越南、巴西、俄罗斯等国代表150余位学者参会。与会人员涵盖历史学、教育学、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多个学科,且文博机构与考务机构人员参与其中。

2010年第六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同时召开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主席团成员8位、常务理事21位、理事会成员48位。同时,正式确认将《科举学论丛》作为研究会的学术会刊。每次科举学术会议举办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史研究动态》、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福建省教育考试院与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办的《教育与考试》等期刊会对科举学新近研究动态进行刊登,且几十余家CSSCI、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会刊登有关科举学研究的论文。科举学系列研讨会(表1),汇通不同学科、不同断代、不同界别的同道一起切磋琢磨,研讨科举,而且提倡研究科举要学贯古今,汇通中外,使得科举学走向综合化,更提升了科举学的研究水平。

表1 历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时间、地点、办会单位及到会人数

Table 1 Convening time,place,hosts and attendance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eminar o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studi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届次

时间

地点

办会单位

人数

第一届

2005-09

厦门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学考试专业委员会、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

《厦门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

150

第二届

2006-10

上海

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主办;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协办

85

第三届

2007-07

哈尔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

100

第四届

2008-10

天津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

110

第五届

2009-08

日本札幌

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主办;

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协办

38

第六届

2010-03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115

第七届

2011-05

新竹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

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

36

第八届

2011-09

武汉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武汉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

100

第九届

2012-12

昆明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60

第十届

2013-11

南京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100

第十一届

2014-11

广州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

广东讯飞启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80

第十二届

2015-11

厦门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120

第十三届

2016-05

北京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主办;

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

120

第十四届

2016-12

南京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办;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承办

110

第十五届

2017-09

武汉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武汉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

80

第十六届

2018-09

天津

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联合主办

80

第十七届

2019-05

兰州

西北民族大学、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

甘肃科举博物馆等单位承办

100

第十八届

2019-08

美国旧金山

美国旧金山大学、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主办;

美国旧金山大学现代与古典语言系、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承办

20

第十九届

2020-12

吉安

吉安市吉水县县委县政府、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办;

吉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承办

97

第二十届

2021-09

遵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遵义师范学院主办;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

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协办;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

94

二、科举学研究成果的探讨

30年来,科举学研究相关研究文章浩如烟海。科举学研究既在专业领域不断深入,也不断在进行跨学科的广博融合。科举学研究的影响广涉社会各界,实为“春秋正盛”。

(一)科举学研究的代表成果

以“科举”为主题检索可知与科举直接相关的大多数论文,核心级别论文约4000篇,核心级别论文中史学类文章约1500篇、教育学、文学、政治学各占约700篇。在《历史研究》《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浙江社会科学》《学术月刊》10本顶级权威刊物上累计发文约200篇。在顶级权威刊物中,下载量超过4000次的与科举直接相关的论文分别是:刘海峰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的《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罗志田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和《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何忠礼先生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的《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关晓红先生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的《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郭培贵先生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的《明代庶吉士群体构成及其特点》,吴铮强先生在《社会学研究》上发表的《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另外,在中央级大报发表理论文章的代表,例如发表在《光明日报》中李世愉先生的《清末废科举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和《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发领落卷”》、龚延明先生的《二十载寒暑重拾千秋科举人物》、刘海峰先生的《简评<明代科举文献研究>》和《千年科举的世纪反思》、杨齐福先生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再审视》、陈长文先生的《简论“科举文献学”之研究》《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和《简论中国古代的罚科制度》、牛建强先生的《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李兵先生的《科举的功能:选拔与控制》、江俊伟与白金杰合作的《关于中国科举制》,等等。且《科举学论丛》每年都会刊发上一年度科举学论著目录,便于科举学界及时掌握科举研究动态。通常分为科举学总论、科举概论、断代科举、科举教育、科举文学、科举社会、科举文化、科场法规、科举地理、科举文献、科举人物等11个方面。从《科举学论丛》刊发的各年科举学论著目录来看,近年来,仅中文出版的科举学著作每年大概总有五六十部,发表的论文有五六百篇,是相当多的。

特别地,近期由刘海峰教授主编的《中国科举通史》,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张亚群、金滢坤、钱建状、李兵、郭培贵、王日根参与其中。此五卷本科举通史以不同体系架构出发,依据大量的史料进行扎实的研究,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科举1300年以来的历史。

(二)科举学研究成果的内容面向

从科举学30来的发展文章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考订研究和义理研究。一方面,考订研究的范式以科学实证的逻辑对历史事实进行探寻。诸多学者采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科举学的史实考证,敢于“疑古”,并同时进一步整理和扩充史料。在科举学研究中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举制的起源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则必须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例如涉及史料中记载的“房玄龄进士”问题,则关乎科举制的溯源,因而在科举学概念提出之初,刘海峰等学者考订当时“通用进士”用法,挖掘充足史料,推翻单个证据,最终定科举制起源为隋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总体上看,求真考订的科举学研究是科举学的基础研究。如果连“各类登科群体的分布与人数”“科举文物的识别鉴定”“历朝历代不同的科举考试环节与内容”等问题都考订不清楚的话,则在此基础上的对科举学求理彰义的探讨则是虚无缥缈的。在这里尤为致敬的便是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的龚延明教授和祖慧教授团队,其编纂的《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全书工作至今持续二十六个春秋,对隋唐、宋、辽金元、明、清五大阶段登科问题详细考订,总字数达4000万字。登科数据库也同时网络建设更新,为科举学研究学者提供了研究基石。如刘海峰教授的多篇文章从科举的不同侧面进行考订,考察科举的“文物”如江南贡院[2],“习俗”如状元筹、中秋博饼等原貌[3]。另一方面,义理研究的范式以义理阐释的逻辑力求对现今进行启示。“述往事,思来者”钱穆治史,亦以“史意”为重。科举制在中国推行了1300年,体现出了不以某一朝代的皇帝为转移的强大惯性,在韩国推行了936年,也在其他亚洲国家推行,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科举的历史经验即如一片宝地,对科举进行研究很重要的就是挖掘其“经世致用”的功能,以供现今人活动之资鉴。总体上看,求理彰义的科举学研究是发挥科举学价值的耀眼明灯。从外延看,科举制度在古代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十分密切,从没有一项制度可以如此“根深蒂固”,探究其宏观上的内在联系可以供当代借鉴;而从内涵上看,科举有两大功用,教育人才和选官任能。这两大功用也就对应了当下的全国高考与公务员考试。教育上,科举与学校的关系,可对比当今高考与学校的关系;科举考试本身的安排及流程规则,可对比高考的安排及流程规则;科举的分省定额取中与冒籍问题,可对比高考的各省名额与高考移民问题,等等。任官上,科举考试后如何授予官职,可对比公务员考试后的官职;科举内容的强国富民等策问,可对比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等等。刘海峰教授的多篇文章提到应从千年科举中获得规律经验,深刻认识这一思想宝库[4]

三、科举学“而立”之年的影响

30年来,科举学从提出走到今天的丰富成熟,既是科举本身研究的价值所在,更离不开每一位研究科举的专家学者的辛劳努力:不同学科、不同断代、不同界别的人以各自慧眼,甄择科举的不同侧面、不同环节、不同价值进行研究。使得科举学日渐成为了一门显学,其“显学”的地位不断强化,相信科举学在未来,既会是一门专学,也会以“学科”的面貌问世,把该学科纳入学科评估,更可以有效推动学科的常态化发展[5]。具体表征的影响主要如下。

(一)科举学研究规模越来越壮大

科举学概念提出以来,学者对科举学研究不断深入并充分挖掘其价值[6],近三年来的研究热情更是空前高涨。如对科举学学科本质理论的探讨[7]、科举学学科史的探讨[8]、科举学文化与文学的探讨[9]、诸多科举学专著的书评[10]、科举学研究中多个学科的跨越探讨[11]、不同地区[12]的科举学研究、科举影响下尊师的变化[13]、科举学学科研究评价的原则标准[14]、科举对当代东亚国家的影响[15],等等。一方面,“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整整二十届,苑津山发表了“第二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综述[16],认为届满二十的科举研讨会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科举学研究的深度广度、科举文献的整理更进了一步。二十届以来,会议举办地遍历祖国大江南北、风行海内海外:在我国厦门、杭州、上海、南京、广州、北京、天津、哈尔滨、兰州、昆明、武汉、遵义、吉安、台湾,以及日本、美国轮流或二次举办;无论出现何种插曲,疫情也好,台风也罢,科举学研讨会体现出了强有力的惯性,且主办单位争相办会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第二十一届科举会将于2022年6月在陕西蒲城清代考试博物馆举办。另一方面,国内相继成立相关研究中心,同时讲授“科举学导论”课程,如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另有多个研究中心、系所也不断将科举学作为研究重心;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等国家级课题经费不断扶持,持续深入的科举学研究对当今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二)科举文化在当前社会蔚然成风

一方面,中国近二十个省市相继建立科举博物馆,为科举学推广和研究助力: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陕西蒲城贡院、河北定州贡院、四川阆中贡院、云南建水贡院、江苏泰州贡院、上海嘉定武科举博物馆、平遥中国科举博物馆、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中国进士博物馆)等。刘海峰教授担任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荣誉馆长。另一方面,社会上一大批正面介绍科举、推介科举研究价值的大众史话类书籍小说不断涌现,诸如《文魁·武魁》《状元图谱》《科举趣事》《科举漫画》等相似名目书籍。社会大众对于科举的价值由疑虑、接受到认同。最重要的是,科举的本质精神——考试公平竞争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人历来不患寡而患不均,直至当今依然是重学重考,且不愿苦而患不公。

(三)科举学研究影响从中国推向国际

30年来,美、俄、英、日、韩、新、泰、越、荷兰、波兰、巴西、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等国学者,以及我国台湾学者皆深度参与科举学国际研讨会,或进行科举学研究。研究科举学的学者涵盖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旧金山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圣心大学、波莫那学院,俄罗斯远东研究所,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中央大学、福冈教育大学、学习院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延世大学、成均馆大学、全北大学、岭南大学、水原大学、国立韩巴大学、大邱加图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以及我国台湾东吴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暨南大学、成功大学、铭传大学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院所,其中,代表学者的著作如Martin,W.A.P.《The Lore of Cathay or the Intellect of China》对科举制度的颂扬,向西方推介竞争性考试;还有宫崎市定的《科举史》,制度史角度研究科举、Iona D.Man-Cheong的《The Class of 1761:Examinations,State and Elite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一书,对清乾隆二十六年榜进士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专题探讨、何炳棣在美国出版的《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举,内含科名的社会阶级流动论述、美国A.Elman的《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则是世纪之交的新作,从文化学角度,探讨科举文化与社会生活,士绅精神等,外国科举类研究著作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不一一述评。

四、结语

对于未来,相信更有一批批科举学研究的新观点、新思维、新材料、新成果不断涌现。且研究队伍的规模会持续扩大、相关研究论著也会更多更有质量、会刊《科举学论丛》将继续提升质量、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也都会有与科举相关的介绍课程、国家在制定相关考试政策时更会参照1300年来中国的科举考试经验,且社会大众对于科举的文化价值更会有深一步的认识,等等。同时,科举文化申遗也将持续推进:科举文化的申遗在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层面,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17]。特别是未来能够对于高考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高校考试招生向系统和纵深化改革推进。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①]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苑津山yuanjs753@zju.edu.cn
收稿日期:2022-03-27; 录用日期:2022-05-05; 发表日期:2022-06-2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海峰.“科举学”刍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2(4):89-95.
[2] 刘海峰.江南贡院的保存与演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8(5):73-81.
[3] 刘海峰.状元筹、中秋博饼与科举习俗的现代遗存[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56-64.
[4] 刘海峰.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J].大学教育科学, 2020(4):4-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717.2020.04.001.
[5] 苑津山,林传舜.学科评估中的非预期效应及其规 避———以项目制的视角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2 (5):30-37.
[6] 曲铁华,朱永坤.现代教育学视阈中的科举价值[J].教 育评论,2006(2):82-84.
[7] 冯用军,赵雪.科举学学科文化的形成与科举学学科建 设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9(4):19-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973-7865.2019.04.003.
[8] 冯用军,赵雪.论科举学学科史的构化[J].贵州师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59-68.
https://doi.org/10.16614/j.gznuj.skb.2020.04.008.
[9] 宋巧燕.《红楼梦》诗歌中的科举及试帖诗关联[J].教育 与考试,2020(5):20-26.
https://doi.org/10.16391/j.cnki.jyks.2020.05.003.
[10] 张森.砥柱中流开拓关键———读冯建民专著《清代科举 与经学关系研究》有感[J].教育与考试,2019(1): 94-96.
https://doi.org/10.16391/j.cnki.jyks.2019.01.016.
[11] 冯用军.论科举学的跨学科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4):80-86.
https://doi.org/10.16614/j.gznuj.skb.2019.04.009.
[12] 蔡正道.清代台湾科举中的“粤籍”与“粤籍举人”述论 [J].台湾研究集刊,2019(2):72-81.
https://doi.org/10.14157/j.cnki.twrq.2019.02.008.
[13] 苑津山.中国尊师传统的当代省思[J].江苏教育,2020 (55):58.
[14] 冯用军,赵雪.科举学跨学科研究评价:原则、技术与标 准[J].大学教育科学,2019(1):89-96.
[15] 张亚群,杨秋玄.东亚科举停废的动因与教育影响——— 国际比较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20(3):225-234.
[16] 苑津山.“第二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述[J].教育与考试,2021(6):48-54.
https://doi.org/10.16391/j.cnki.jyks.2021.06.008.
[17] 刘海峰.科举制的遗产与申遗问题[J].教育与考试, 2016(4):5-10.
https://doi.org/10.16391/j.cnki.jyks.2016.04.001.

Historical Review and Prospec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Past 30 Year

YUAN Jinshan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Examination Research Center,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130024, China)

Abstract: The studi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was first proposed by Professor Liu Haifeng in 1992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a series of articles, and ever since that time it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 30-year review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research should be explored from such two aspects as its establish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whic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two aspects of representative work and content shall be sorted out. For the time being, the studi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are gaining greater influence, the research scale of such studies is ever extending, the cultur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s growing more prevalent in the current society, and the impac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research is being promoted from China to the world.  

Keywords: Studi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30th anniversary, examination research, cultural studies, historical research

DOI: 10.48014/tpcp.20220327003

Citation: YUAN Jinshan.Historical review and prospec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past 30 years[J].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Pedagogy,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