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融入企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施元麟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0232)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背景下, 在上海市高职高专文化素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 高职英语教师在企业实践和学习之后,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运用企业实践的收获和成果之后, 对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产生效果的探索。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效率等得到相应提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企业实践, 课堂教学

DOI: 10.48014/tpcp.20230203001

引用格式: 施元麟. 高职英语课堂融入企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 中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2024, 3(2): 55-59.

文章类型: 研究性论文

收稿日期: 2023-02-03

接收日期: 2024-03-06

出版日期: 2024-06-28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育部于 2016 年发布《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特别强调公共课教师也应定期赴企业考查调研。

1.1 教师企业实践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意义

多年来教师的教学,尤其是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总以书本为纲要,教室为教学场所,所教授的内容往往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是间接经验,而非直接经验。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常会反思此类知识在现实场景中的运用,但往往受限于某些主客观原因而未能有企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

然而,职业教育是基于职业和现实场景为导向的教育,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企业实践的经历,那如何能在课堂中自如讲解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有感性认识,对未来顺利地过渡到实践和工作中带来影响。

学者涂三广认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是职业教育自身属性决定的,也是对我国 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制度的必要补充[1]。刘黛琳等学者指出,应把定期赴企业实践作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路径的首要选择,确保教师在企业实践中能收到实效,促进英语教学效果提高[2]

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对职业教育的实施也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文化以及用人要求,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而且也能给企业提供新的思路和理念,服务于企业的实际需求[3]

2 企业实践

为了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适应发展需求和产教结合,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师也有幸参与了文化教指委的企业实践活动。

2.1 企业实践的前期准备

本次企业实践由上海市高职高专文化素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联系企业,最终实习基地定为新华传媒集团下属的上海书城和1925书局,从2021年7月1日到2021年9月30日,为期三个月。

首先,笔者在上海书城进行为期5天的入职培训。在培训的第一天,企业的培训师一直强调新华书店是一家有历史传承的红色书店,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因此,在培训伊始就对新华书店的光荣与梦想的企业文化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2 企业实践的实施

培训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新华传媒的分配,笔者首先来到了上海书城,跟着赵锋老师进行学习,他是上海书城总经理,上海市劳模。他非常注重细节方面,要求在服务的时候专注到顾客的每一个细节,也讲述了很多工作中的实例,非常生动和直观,为后期的实践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在他细心介绍门店方方面面之后,笔者深刻感受到了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影响以及劳模的精神和榜样的力量,实践中教师参与了晨会、图书分类、查询等工作。在带教老师身上深深体会到了何为“为人民服务”“为读者服务”。

在书城的实践告一段落之后,笔者来到新华书店旗下的1925书局实践和学习,进入书局就被现代和历史相结合的环境所深深吸引,在那里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重温了入党誓词,深深地沉浸于红色基因的包围之中。当时正值建党100周年,仿佛就坐在100年前的石库门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在1925书局的实践使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为新中国做出的各种艰辛努力。他勤勤恳恳一生,即使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他也未曾想过要为自己提升点物质追求,还是一如既往艰苦朴素地生活,不断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

2.3 企业实践的成果

在企业实践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专业和1925书局的需求,参与录制了1925书局的英语讲解词。在录制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很强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书局完成这样一份工作,笔者觉得非常有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目前,1925书局和陈云同志的英语介绍视频已经在1925书局的大屏幕上进行循环播放,供有需要的参观者观看、了解和感受。此项企业实践的成果虽然不能称之为精品,同时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结合企业需求,服务于企业,也反映了企业实践活动的内涵、企业文化和红色精神。首先,是劳模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为读者服务为宗旨践行自己的事业;其次,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

3 实践成果应用的课堂教学

在此次实践中,笔者学到了平时在学校、在课堂中无法体会到的企业文化、用人需求、工作的开展情况、门店的运行和管理状况等,还有企业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感受到了新华的企业文化红色基因和劳模的精神艰苦奋斗以及吃苦耐劳等课程思政的内容,受益匪浅,企业实践的效果非常不错。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将收获融入教学之中,一方面使学生能体会更多的企业文化和劳模精神;另一方面也使教学更为丰富,有更多的实例,让学生对于企业的用人要求有直观认识以及社会工作的艰苦和不易之处,从而寻找自身与企业要求的差距。

3.1 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有一篇课文是讲述星巴克咖啡的建立、发展和传承,介绍了星巴克从一个卖咖啡豆的小店到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化的市场。学生们会崇拜一些外国元素,觉得拿一杯星巴克穿行于大街小巷办公楼宇之中,就是商务人士,显得专业和职业[4]。但是,他们看到的往往是表象,任何的成功背后都有艰辛的故事。

笔者就结合了新华书店的红色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红色基因和传承,给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首先要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体会历史,然后从历史中感悟到其中的内涵,结合自己所学的内容和专业,把艰苦奋斗的劳模精神融入自己的实际学习中。除了介绍课文中的词汇外,还会适时融入一些中国特色的词汇,如中国共产党CPC(Communist Party of Chin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中国特色社会主义(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全国政协CPPCC(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中国传统文化(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等。

3.2 企业精神结合现代科技融入课堂

在21世纪的新时代,绝对不能故步自封,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中提出,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的教育。何为适应发展需求,就是要在学习中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5]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背单词已经不再是手握书本死记硬背了,而是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下载背单词的软件,或者微信关注公众号,甚至利用各类小程序打卡,督促自己的学习,掌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一方面更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有了趣味性,也提升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正如中国共产党给人民的启示一样,为何能坚持百年屹立不倒,就是要与时俱进[6]。在学习中遇到各类问题很正常,要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畏惧和退缩。有些同学英语底子差,就放弃英语学习,上课内容听不懂、不想听,在课堂中无所事事,玩手机、刷视频。此时,就让他们利用手机上的英语学习软件和程序进行学习,在现实操作中,还是有相当效果的。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会使用超星集团的学习通软件,在课堂中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台也能监控学习行为[7]。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可以让他们进行竞赛和对抗,赢得胜利的给予相应平时成绩的加分,也是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8]

3.3 企业实践成果融入课堂教学

(1)视频融入

在翻译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也针对性地播放了企业实践时录制的1925书局和陈云同志的英语解说词,一方面让学生真正看到了英语运用于真实场景的实例,赞叹英语重要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在内心中产生了萌动,想要好好学习英语,争取在以后的职场环境中能从容应对,增强自己的个人能力,提升就业的砝码[9]。此外,在课堂中让学生对英语的解说词进行翻译。在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用法之后,让他们模仿,利用身边的场景做英语介绍,比如介绍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校内设施,让他们感受英语在现实场景的应用。有同学有为难情绪,笔者就会用实践中学到的给他们讲述视频中陈云同志的事迹,同时向他们讲述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点点滴滴和各种困难,让他们对社会和未来职场也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育,不少同学能端正学习态度、消除为难情绪、提升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评价融入

有学者提出,作为公共基础性课程,高职英语评价中不能缺失有效互动、学习体验、投入学习的意愿等评价内容。因此,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非常重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介绍身边熟悉的不同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用自己学过的英语单词和句子进行组合,其次遇到不会的单词还需要去查阅,为了将来能顺利介绍,甚至录制小视频,不得不去背出这些单词和句子,在背的过程中至少要掌握单词的意思和读法,也就必须要查阅音标,之后还要模仿发音。各个小组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交流和PK,进行教师和学生间相互的评分。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的收获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这正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10]。在学习互动和学习体验中进行评价,学生如果对这些单词不熟悉,势必也就是对自己这一知识部分的学习评价不高必然要加强这一部分的学习,这就是学习过程和体验中的自评,而且是自发的、自觉的、无意识的。

(3)思政元素融入

学者严思杰提出,在我国传统职业教育的实践中,由于过于重视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从而忽视了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4]。为此,大学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11]。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过程要融入体验式的教学,这里体验式未必是学生有可能去百分百体验,而是教师体验现实场景的企业实践或者运作后,把这些体验带入课堂之中,使学生能沉浸于其中,从而认识到所学知识英语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12];同时要结合思政元素,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美德。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个人担当[13]

4 结语

在高职教师的企业实践方面,石伟平等提出,由于教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者,其对新技术以及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解与掌握深刻影响着其教学与发展,因此教师素养提升的相关改革也应以体系建设为主[5]

教师的企业实践,尤其是外语教师的企业实践非常重要,往往认为语言的学习是面对书本的学习,但是语言的运用是真实场景下的提现。在提倡现代职业教育的新时代,对于外语类教师参与文化素养类企业实践尤为重要,所学的内容和成果可以被转化和移植于课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特色和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参与体验式教学和沉浸式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未来的运用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最后,对于企业实践和课程教学做一点反思。在本次企业实践中,教师确实在一些现实场景中体验了企业的运营模式以及语言的运用,这些对于课堂教学非常有益,但是如果能将教师的企业实践细化到具体所任教的专业或者专业领域,相信效果会更突出。比如,教授航空服务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师可以安排去机场或者航空公司的某些岗位轮岗实习;教授旅游服务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安排去旅行社。那么相信在企业实践后,教师将成果回到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所带给学生的应该是与其所学专业更为贴切,更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学生也更能对自己的专业有感性的认识和热爱,从而能更投入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为将来择业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此外,笔者认为企业实践应该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项目,在现实场景中的所学成果可以带入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可以带到现实工作场景中寻找答案。如此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才能尽可能使学生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和未来工作的转换中做到无缝衔接。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②]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施元麟shiyuanlin@shcac.edu.cn
收稿日期:2023-02-03; 录用日期:2024-03-06; 发表日期:2024-06-2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涂三广.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J]. 职教论坛, 2014, 27: 23-27.
[2] 刘黛琳, 卢丽虹. 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 外语界, 2012, 04: 23-29.
[3] 刘贤凤. 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 02: 109-112.
https://doi.org/10.16350/j.cnki.cn12-1442/g4.2020.02.023
[4] 严思杰. 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通识化教育探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 23(03): 8-10.
https://doi.org/10.16019/j.cnki.cn42-1578/g4.2017.03.003
[5] 石伟平, 林玥茹. 新技术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1: 34-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860.2021.01.006
[6] 滕跃民, 张玉华, 肖纲领. 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改革[J]. 辽宁高职学报, 2018(8): 53-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7600.2018.08.019
[7] 王宁.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探究[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17(02): 65-68.
[8] 马虹. 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18): 165-167.
[9] 杨丽琴.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 2014(02): 80-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4270.2014.02.027
[10] 李畅. 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110-111.
https://doi.org/10.7666/d.y1141726
[11] 薛茗元.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SPOC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50): 153-156.
[12] 张迪. 混合式高职英语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 2023(31): 41-44.
[13] 陈洁.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海外英语, 2023(22): 221-233.

Exploration 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ers Integrated with Enterprise Practice Teaching

SHI Yuanlin

(Shanghai Civil Aviation College, Shanghai 200232,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leadership of Shanghai Higher Vocational Cultural Literacy Teaching Committe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ers Integrating with Enterprise Practi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ains and achievements of enterprise practice by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fter practicing and learning in the enterprise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surve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 learning effect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have been improved accordingly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enterprise practice, classroom teaching

DOI: 10.48014/tpcp.20230203001

Citation: SHI Yuanlin. Exploration 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ers integrated with enterprise practice teaching[J].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Pedagogy, 2024, 3(2): 55-59.